文章詳情
跳台實驗原理
日期:2025-05-06 22:55
瀏覽次數:3757
摘要:
在非臨床有效性研究過程中,主要采用行為學試驗研究**對動物學習記憶功能的影響。人和動物的內部心理過程是無法直接觀察到的,隻能根據可觀察到的刺激反應來推測腦內發生的過程,對腦內記憶過程的研究隻能從人類或動物學習或執行某項任務後間隔一定時間,測量他們的操作成績或反應時間來衡量這些過程的編碼形式、貯存量、保持時間和它們所依賴的條件等等。學習、記憶實驗方法的基礎是條件反射,各種各樣的方法均由此衍化出來。目前已經建立了大量的學習記憶研究的行為學方法,各有優缺點。現將常用的動物學習、記憶實驗方法簡述如下。
抑製性(被動)回避:
在記憶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動物模型就是抑製模仿活動或學習習慣。被動回避實驗通過動物學會去掉某種特定的行為而逃避某種討厭的事情。
跳台實驗原理:
在一個開闊的空間,動物大部分時間都在邊緣與角落裡活動。在方形空間中心設置一個高的平台,底部鋪以銅柵,銅柵通電。當把動物放在平台上時,它幾乎立即跳下平台,並向四周進行探索。如果動物跳下平台時受到電擊,其正常反應是跳回平台以躲避傷害性刺激。多數動物可能再次或多次跳至銅柵上,受到電擊後又迅速跳回平台。
觀察指標:**跳下平台的潛伏期、一定時間內受電擊的次數(錯誤次數),24小時後受電擊的動物數、**次跳下平台的潛伏期和一定時間內的錯誤總數。
優缺點:簡便易行,根據試驗設備的不同,一次可同時試驗多隻動物,可實現組間平行操作。既可觀察**對記憶過程的影響,也可觀察對學習的影響。有較高的敏感性,尤適合於**初篩。缺點是動物的回避性反應差異較大,因此需要檢測大量的動物。如需減少差異或少用動物,可對動物進行預選或按學習成績好壞分檔次進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