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情
動物懸尾實驗、強迫遊泳實驗實例(1)
日期:2025-05-06 23:53
瀏覽次數:5112
摘要:
動物懸尾實驗、強迫遊泳實驗實例(1)
【摘要】 目的研究芒果苷(mangiferin)對實驗性行為絕望小鼠的抗抑鬱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懸尾應激實驗和小鼠強迫遊泳實驗。結果芒果苷在60.0,30.0,15.0 mg·kg-1劑量下顯著縮短小鼠懸尾不動時間(P﹤0.05或P﹤0.01),芒果苷60.0 mg·kg-1能明顯縮短小鼠強迫遊泳不動時間(P﹤0.01)。結論芒果苷在小鼠行為絕望模型實驗中具有一定的抗抑鬱作用。
【關鍵詞】 芒果苷 懸尾實驗 強迫遊泳實驗 小鼠
抑鬱症是一類持續反複發作的情緒障礙、嚴重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常見精神**,其病理機製尚未徹底闡明,主要表現為情緒持久低落,思維遲鈍,意誌行為減少,嚴重者還伴有**傾向。現代城市生活節奏急速,壓力沉重,抑鬱症已經成為*常見的心理**之一,列世界十大**第五位[1,2],而目前高效低毒的 **抑鬱症**較為貧乏,因此抑鬱症的防治和抗抑鬱新藥的研製已成為當今國際醫藥界前沿熱點研究課題之一。
芒果苷是一種四羥基吡酮的碳糖苷,屬雙苯吡酮類化合物,是芒果葉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抗應激[3]、抗脂質過氧化[4],降血糖[5]、抗腫瘤、**調節[6]等作用。本研究利用小鼠行為絕望模型,研究芒果苷的抗抑鬱作用。
1 材料
1.1 **芒果苷購由廣西中醫學院藥學係,存放於乾燥器中。實驗時用吐溫-80配成混懸液備用。鹽酸氯米帕明片,上海九福藥業有限公司,批號030823;利血平,上海醫科大學紅旗製藥廠,批號030907。
1.2 動物健康昆明種小鼠,雌雄兼用,體重18~22 g,由廣西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桂檢證字(2000)第001號。
2 方法
2.1 分組及給藥將健康昆明種小鼠隨機分為5組,每組10隻,分彆為空白對照組(生理鹽水);陽性對照組(鹽酸氯米帕明20.0 mg·kg-1);芒果苷大、中、小劑量組(60.0,30.0,15.0 mg·kg-1芒果苷)。灌胃(ig)給藥0.1 ml/10 g,1次/d,連續7 d。實驗期間動物自由取食和飲水。
2.2 小鼠懸尾實驗[7]末次給藥1 h後,將小鼠尾部距末端約1 cm處用夾子固定,使其倒吊於距地麵15 cm左右的橫杆上,動物為克服不正常體位而掙紮活動,但活動一段時間後,出現間斷性不動,顯示失望狀態,累計各組 8 min內的不動時間。
2.3 強迫小鼠遊泳實驗[7]末次給藥1 h後,將小鼠放於直徑約18 cm,水深18 cm,水溫25℃的容器內,測定8 min之內小鼠漂浮不動的時間(即小鼠在水中停止掙紮,或動物呈漂浮狀態,僅有細小的肢體運動以保持頭部浮在水麵)。
2.4 數據處理實驗數據均以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
3 結果
3.1 小鼠懸尾實驗在經典的小鼠懸尾抑鬱模型中,連續給予相應**7 d, 芒果苷在60.0,30.0,15.0 mg·kg-1劑量下顯著縮短小鼠懸尾不動時間(P﹤0.05或P﹤0.01),陽性對照藥鹽酸氯米帕明20.0 mg·kg-1也顯示同樣作用(P﹤0.01)。見表1。表1 對小鼠尾懸實驗不動時間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P﹤0.01;n=10
3.2 強迫小鼠遊泳實驗小鼠在強迫遊泳模型中出現漂浮不動狀態反映了動物的絕望行為, 鹽酸氯米帕明20.0 mg·kg-1,芒果苷60.0 mg·kg-1能明顯縮短小鼠強迫遊泳不動時間(P﹤0.01),提示芒果苷在此模型上有抗抑鬱作用,見表2。表2 對小鼠強迫遊泳實驗不動時間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P﹤0.01;n=10
4 討論
抑鬱症並非一般的情緒或性格問題,而是一種有明確生物學基礎的**,是先天遺傳因素、早年神經發育異常和後天不利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涉及諸多因素的改變[1]:①**神經係統組織形態結構的改變,抑鬱症患者可出現大腦和小腦均有萎縮、額葉萎縮和功能低下、海馬神經元細胞的丟失和海馬及額葉體積的減少等。②**單胺類神經遞質和相應受體功能的變化,如去甲腎上腺素(NE)、5-羥色胺(5-HT) 、多巴胺(DA)、乙酰膽堿(Ach)、γ-氨基丁酸(GABA)等的不足。臨床常用的抗抑鬱藥基本上通過影響這些遞質而產生作用。③神經***功能的變化,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 功能異常在抑鬱症的發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顯示抑鬱症患者的血漿皮質醇分泌增加,失去了正常人夜間自發性分泌抑製的節律,整天處於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狀態;腎上腺皮質增生、垂體也增大;④**神經係統結構、功能及神經***功能在抑鬱症發病過程中的相互作用,他們在抑鬱症的發病過程中彼此影響,長期不愈的抑鬱症將逐漸發展為經組織學改變為基礎的不可逆的認知功能損害。
臨床常用的抗抑鬱藥有:①三環類抗抑鬱製劑如米帕明、氯米帕明;②單胺氧化酶抑製劑如嗎氯貝胺;③選擇性5-羥色胺(5-HT)再攝取抑製劑如氟西汀、舍曲林;④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NE)再攝取抑製劑如瑞波西汀;⑤NE和多巴胺(DA)再攝取抑製劑如安非他酮;⑥5-HT及NE再攝取抑製劑如文拉法辛;⑦NE能和特異性5-HT能抗抑鬱劑如米氯平;⑧5-羥色胺2型受體(5-HT2)受體拮抗劑及5-HT2再攝取抑製劑如尼法唑酮、曲唑酮;⑨其他:噻奈普汀、聖約翰草、金絲桃素。這些**心血管係統、神經係統、消化係統、泌尿係統等**反應常見[8]。
小鼠懸尾實驗和強迫遊泳實驗是行為藥理實驗中用於篩選和觀察抗抑鬱**可靠的實驗方法。強迫遊泳實驗是利用動物不能逃出惡劣環境,導致動物行為絕望的一種模型。實驗時,將動物放在盛水的容器內強迫其遊泳,動物*初的反應是遊動,試圖逃出,隨之感到逃脫是不可能的,便不再掙紮和遊動,僅將頭部露出水麵,肢體漂浮,維持一種不動狀態,此中狀態稱為“行為絕望”。小鼠懸尾實驗時,懸尾小鼠為克服倒懸體位,在實驗初始表現為不停掙紮、扭動,希望能翻上來,但隨之感到絕望,陷入一種不動狀態[7]。本研究結果顯示,芒果苷可顯著縮短懸尾實驗和強迫遊泳實驗小鼠的不動時間,表明在小鼠行為絕望模型實驗中具有一定的抗抑鬱作用。本文僅在芒果苷對實驗性行為絕望小鼠的抗抑鬱作用作了初步的探索,對其它動物模型的抗抑鬱作用及機製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 芒果苷 懸尾實驗 強迫遊泳實驗 小鼠
抑鬱症是一類持續反複發作的情緒障礙、嚴重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常見精神**,其病理機製尚未徹底闡明,主要表現為情緒持久低落,思維遲鈍,意誌行為減少,嚴重者還伴有**傾向。現代城市生活節奏急速,壓力沉重,抑鬱症已經成為*常見的心理**之一,列世界十大**第五位[1,2],而目前高效低毒的 **抑鬱症**較為貧乏,因此抑鬱症的防治和抗抑鬱新藥的研製已成為當今國際醫藥界前沿熱點研究課題之一。
芒果苷是一種四羥基吡酮的碳糖苷,屬雙苯吡酮類化合物,是芒果葉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抗應激[3]、抗脂質過氧化[4],降血糖[5]、抗腫瘤、**調節[6]等作用。本研究利用小鼠行為絕望模型,研究芒果苷的抗抑鬱作用。
1 材料
1.1 **芒果苷購由廣西中醫學院藥學係,存放於乾燥器中。實驗時用吐溫-80配成混懸液備用。鹽酸氯米帕明片,上海九福藥業有限公司,批號030823;利血平,上海醫科大學紅旗製藥廠,批號030907。
1.2 動物健康昆明種小鼠,雌雄兼用,體重18~22 g,由廣西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桂檢證字(2000)第001號。
2 方法
2.1 分組及給藥將健康昆明種小鼠隨機分為5組,每組10隻,分彆為空白對照組(生理鹽水);陽性對照組(鹽酸氯米帕明20.0 mg·kg-1);芒果苷大、中、小劑量組(60.0,30.0,15.0 mg·kg-1芒果苷)。灌胃(ig)給藥0.1 ml/10 g,1次/d,連續7 d。實驗期間動物自由取食和飲水。
2.2 小鼠懸尾實驗[7]末次給藥1 h後,將小鼠尾部距末端約1 cm處用夾子固定,使其倒吊於距地麵15 cm左右的橫杆上,動物為克服不正常體位而掙紮活動,但活動一段時間後,出現間斷性不動,顯示失望狀態,累計各組 8 min內的不動時間。
2.3 強迫小鼠遊泳實驗[7]末次給藥1 h後,將小鼠放於直徑約18 cm,水深18 cm,水溫25℃的容器內,測定8 min之內小鼠漂浮不動的時間(即小鼠在水中停止掙紮,或動物呈漂浮狀態,僅有細小的肢體運動以保持頭部浮在水麵)。
2.4 數據處理實驗數據均以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
3 結果
3.1 小鼠懸尾實驗在經典的小鼠懸尾抑鬱模型中,連續給予相應**7 d, 芒果苷在60.0,30.0,15.0 mg·kg-1劑量下顯著縮短小鼠懸尾不動時間(P﹤0.05或P﹤0.01),陽性對照藥鹽酸氯米帕明20.0 mg·kg-1也顯示同樣作用(P﹤0.01)。見表1。表1 對小鼠尾懸實驗不動時間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P﹤0.01;n=10
3.2 強迫小鼠遊泳實驗小鼠在強迫遊泳模型中出現漂浮不動狀態反映了動物的絕望行為, 鹽酸氯米帕明20.0 mg·kg-1,芒果苷60.0 mg·kg-1能明顯縮短小鼠強迫遊泳不動時間(P﹤0.01),提示芒果苷在此模型上有抗抑鬱作用,見表2。表2 對小鼠強迫遊泳實驗不動時間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P﹤0.01;n=10
4 討論
抑鬱症並非一般的情緒或性格問題,而是一種有明確生物學基礎的**,是先天遺傳因素、早年神經發育異常和後天不利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涉及諸多因素的改變[1]:①**神經係統組織形態結構的改變,抑鬱症患者可出現大腦和小腦均有萎縮、額葉萎縮和功能低下、海馬神經元細胞的丟失和海馬及額葉體積的減少等。②**單胺類神經遞質和相應受體功能的變化,如去甲腎上腺素(NE)、5-羥色胺(5-HT) 、多巴胺(DA)、乙酰膽堿(Ach)、γ-氨基丁酸(GABA)等的不足。臨床常用的抗抑鬱藥基本上通過影響這些遞質而產生作用。③神經***功能的變化,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 功能異常在抑鬱症的發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顯示抑鬱症患者的血漿皮質醇分泌增加,失去了正常人夜間自發性分泌抑製的節律,整天處於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狀態;腎上腺皮質增生、垂體也增大;④**神經係統結構、功能及神經***功能在抑鬱症發病過程中的相互作用,他們在抑鬱症的發病過程中彼此影響,長期不愈的抑鬱症將逐漸發展為經組織學改變為基礎的不可逆的認知功能損害。
臨床常用的抗抑鬱藥有:①三環類抗抑鬱製劑如米帕明、氯米帕明;②單胺氧化酶抑製劑如嗎氯貝胺;③選擇性5-羥色胺(5-HT)再攝取抑製劑如氟西汀、舍曲林;④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NE)再攝取抑製劑如瑞波西汀;⑤NE和多巴胺(DA)再攝取抑製劑如安非他酮;⑥5-HT及NE再攝取抑製劑如文拉法辛;⑦NE能和特異性5-HT能抗抑鬱劑如米氯平;⑧5-羥色胺2型受體(5-HT2)受體拮抗劑及5-HT2再攝取抑製劑如尼法唑酮、曲唑酮;⑨其他:噻奈普汀、聖約翰草、金絲桃素。這些**心血管係統、神經係統、消化係統、泌尿係統等**反應常見[8]。
小鼠懸尾實驗和強迫遊泳實驗是行為藥理實驗中用於篩選和觀察抗抑鬱**可靠的實驗方法。強迫遊泳實驗是利用動物不能逃出惡劣環境,導致動物行為絕望的一種模型。實驗時,將動物放在盛水的容器內強迫其遊泳,動物*初的反應是遊動,試圖逃出,隨之感到逃脫是不可能的,便不再掙紮和遊動,僅將頭部露出水麵,肢體漂浮,維持一種不動狀態,此中狀態稱為“行為絕望”。小鼠懸尾實驗時,懸尾小鼠為克服倒懸體位,在實驗初始表現為不停掙紮、扭動,希望能翻上來,但隨之感到絕望,陷入一種不動狀態[7]。本研究結果顯示,芒果苷可顯著縮短懸尾實驗和強迫遊泳實驗小鼠的不動時間,表明在小鼠行為絕望模型實驗中具有一定的抗抑鬱作用。本文僅在芒果苷對實驗性行為絕望小鼠的抗抑鬱作用作了初步的探索,對其它動物模型的抗抑鬱作用及機製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