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联系我们


联系人:

总经理 13917267438  (赵)(同微信)

闵经理 13818341261

任经理 13085076120

李经理 15801723647

联系电话:021-54172191

传真号码:021-54132629


QQ:2025986469 

Email:2025986469@qq.com 

公司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金平路328弄124号1002室 

邮政编号:200240 

公司网址:www.bio-will.com



新闻详情
所在位置: 首页> 公司新闻> 其它>

科研仪器过度依赖进口拖了**后腿

日期:2024-04-20 02:50
浏览次数:2265
摘要:

科研仪器过度依赖进口拖了**后腿
去年“两会”期间,“大型科研设备共享难”成为代表委员热议
的话题,今年记者追踪采访发现,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同样
引人深思:我国每年上万亿元的科研固定资产投资中,有60%用于
设备进口;部分**仪器100%依赖进口。政协委员忧心——科研
仪器过度依赖进口拖了**后腿。

  “我们的TD—SCDMA技术发展得不错,但是技术上的制约也很
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测试的仪器仪表。没有先进的测试仪
器,技术和质量就很难保证。”在今天的政协科技界联组会上,
列席会议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以这个例子呼应朱星委
员关于加强国内科学仪器研发的发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朱星的发言源于他参与的一项关于国
内科学仪器现状的调研。这份调研显示,我国每年上万亿元的科
研固定资产投资中,有60%是用于进口设备,部分领域的**仪器
100%依赖进口,每年进口仪器总额几十亿美元,并以每年约30%的
速度增加。

  “过去20年来,我国在关键先进仪器的**方面逐步丧失了
国际竞争力,在大部分重大先进装备领域的竞争上更处于劣势,
关键科学仪器装备严重依赖国外技术。”朱星颇为忧虑,“我国
在科学仪器的研究和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是缩小,而
是逐步拉大,对国外仪器依赖度逐年增高。”

  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也曾指出,中国人购买科研仪器的热
潮不知道救活了多少外国公司,由于科研仪器对外依存度过高,
中国的科学研究存在严重的“空芯化”现象。

  “那是因为我们做的大部分研究是跟踪模仿别人,这些研究
中使用的仪器都可以从国外买到,根本用不到高精尖、定制的仪
器,所以也就没有人去做。”对于这一问题,有政协委员这样认
为。

  而在朱星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首先是目前的科技
评估体系侧重快速跟踪国际发展前沿,潜心于系统仪器研发人员
的贡献在科技论文、引用率和获得奖项方面没有得到充分认可”
。朱星说,由于急功近利的学术环境,很少有人愿意坐冷板凳去
从事显示度低的工作,因而很多单位原有的仪器研发人员、配套
的辅助人员已经不复存在。

  此外,近年来迅速增长的科研经费使得研究人员有更多的经
费购置以前不可想象的昂贵科研仪器,客观上影响了研究人员从
事仪器研发的积极性。

  而对于我国学者参与国际大型研究装置合作项目,朱星认为
其实也是把双刃剑,这虽然锻炼了国内的仪器研发队伍,但也导
致了对国际大型装置项目的依赖性,不利于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仪
器。

  “我们必须意识到,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先进
的科学仪器,谁掌握*先进的科学仪器研发技术,就掌握了科技
发展的主动权。”朱星说。

  “我从事的纳米光学研究工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发
明有密切联系。”他以STM的开发开辟了纳米技术研究新领域为例
说,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在瑞士IBM实验室工作的科学
家,这一奖项的颁发震动了科学界:为什么这项仅仅依据量子力
学*基本原理的实验观测技术能够在问世仅5年后就获得科学的桂
冠?

  “因为,这项成果的核心部分关键仪器STM的发明,使得科学
家用纳米尺度的探针在物体表面扫描时,可以直接‘看’到单个
原子,使人们的眼界一下拓展到单个原子、单个分子的水平。20
多年来,STM这项**仪器打开了纳米技术研究新领域,成为纳米
显微*关键的表征仪器。”朱星说,“实际上,诺贝尔奖已经数
十次授予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研发的科学家。”

  “所以,加强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是提高我国
自主**能力、建设**型国家的必然选择,特别是今年的政府
工作报告对纳米技术研究等作为关键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做
前沿部署,而要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必须研发出先进的科学仪
器做支撑。”朱星说。

  他认为,为了提高我国在科学仪器资助研发能力,应当从不
同部门、不同层次设立**型仪器研发专项资助;并明确重点资
助方向,针对某一时期的重点资助领域,从关键部件到关键技术
再转向整机研制,直到进行集成**,形成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科
学仪器产业。“希望相关政策能在‘十二五’规划中予以落实。

  此外,他还表示,应完善科技评估体系,建立良好的先进科
学仪器研发氛围,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从事具有长远影响的**
型科学仪器装置,建立一支耐得住寂寞的研发队伍,以保证我国
在某些关键领域仪器研制的**地位。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349号